木刻传情,匠心润苗——召旭服务队非遗木雕课堂走进昆仑山路小学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10-20浏览次数:0

主讲人与学生互动 刘冰摄

学生作品展示  冯珺雯摄

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储建学院召旭志愿服务队于1017日下午走进昆仑山路小学,举办非遗木雕技艺活动。本次活动"非遗进校园"系列的重要组成活动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,让小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略传统工艺魅力文化认同。

活动伊始志愿者蔡宸轩、贺政天分工协作,分别负责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。蔡宸轩从木雕历史渊源切入:“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,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制作木雕作品了,当时的木雕鱼可是最早的‘木雕艺术品’呢!”同时,蔡宸轩结合东阳木雕的浮雕层次、潮州木雕的镂空技艺等图片案例,介绍了中国四大木雕流派的鲜明特色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阴刻、阳刻等专业技法。

实践环节志愿者采用分组指导模式,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关注。考虑到操作安全性,活动选用彩泥替代木材,既保留了雕刻技艺的核心要点,又适合学生操作。贺政天耐心示范操作步骤,从彩泥的揉捏力度到工具的倾斜角度细致讲解。学生们在指导下完成各步骤,创造出兔子、花朵等富有童趣的”微缩木雕“作品。这一形式既确保了教学安全,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和动手能力。

作品展示环节气氛热烈,涌现出多件富有创意的优秀作品。贺政天在总结中寄语:“希望这堂特殊的手工课,能让大家记住传统文化的温度。”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,通过活动不仅学到了木雕知识,更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。

此次非遗木雕课堂是召旭服务队“非遗进校园”系列的重要实践未来,服务队将持续联动文化资源,拓展非遗项目类型,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体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,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持久活力

(学生记者:刘冰 冯珺雯 责任编辑:韩栋庭 审核:王加胜)